首页 > 网游 > 正文

世界热议:知识社区网站有哪些,企业知识社区的三大优势 是如何形成的?

2022-11-22 16:25:00来源:互联网  

有人说,知乎、豆瓣这种不挣钱的公司是互联网的耻辱,但是,我想说的是:目前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本质上都是卖流量挣钱,这才是互联网的耻辱。我们自诩信息文明,但是,那些真正通过人们大规模协作产生了高质量信息的地方,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说明,在信息时代,我们还不够文明。

其实,远在Quora/知乎成立之前,就有一场伟大的互联网实验延续至今,这场实验,就是「维基百科」。本质上,维基百科和Quora/知乎要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用分布式协作的方式打造出一个庞大的动态的「互联网知识库」。只是,Quora/知乎更进一步,有了更强的交互,也让参与者有了更好的展示自己的舞台,可以说,Quora/知乎是比维基百科更为复杂的「知识生态系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那么,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需要说明的是:知乎生态系统,并不属于知乎公司,相反,知乎公司只是知乎生态系统上的一个角色而已,这个生态系统上更重要的角色,其实是那些高认知且热爱分享的用户。这个世界上,永远存在一群热爱分享的人,这些高能量用户一定会找一个平台栖身,他们之所以选择知乎,是因为知乎恰好培育出了适合他们的「环境」。

一个复杂系统,往往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基于简单规则反复迭代」生成的。维基百科和Quora/知乎这两种模式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二者的「底层规则」足够简单。

维基百科是:以词条为中心,开放编辑;知乎是:以问题为中心,竞争回答。

对于前者,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元,所以,词条天然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习惯。开放编辑让知识生产从「中心化」走向「分布式」,并相信,一群业余爱好者的反复优化可以达到不输于专业人士的效果。当然,维基百科也不是一味相信民主,他们也有资深的维基人担当管理员,以「对冲」民主的风险,这也是制度设计中关键的一环。

对于后者,我认为:人类文明之光,始于仰望星空,人类知识大厦的一步步建成,正是由「问题」驱动的。因为好奇,人类必然有问题,同时,又不能容忍问题没有答案,所以,「问答模式」更加符合人性。知乎有两个非常著名的「黑话」,一个叫「谢邀」,一个叫「怒答」。「谢邀」是谦逊的表现:我乐于回答你的问题,但我不敢自诩比你厉害,我反而要感谢你「看得起我」让我回答,同时,我也要感谢你,提出了这么好的问题。至于「怒答」,有时候是想表达「这个问题太好了,不答不行」的强烈情绪,有时候则是因为看到别人回答得太差了,不得不站出来「维护正义」。当然,「维护正义」这种情况,还有更好的「黑话」来表示,比如「实名反对第一」、「实名反对最高票」,最有趣的是,这种人「实名反对」完了,自己就成第一啦。这就叫「竞争式回答」,充分调动了用户的积极性。你可以认为,这叫「虚荣心」,也可以认为这叫「正义感」,但不管怎么说,非常符合人性。

所以,什么叫好的「底层规则」,就是不需要任何解释说明,你看一眼就知道这个平台的规则是什么,然后,你只要玩起来就会上瘾。说实话,在知乎写出一个好的答案非常辛苦,没有强大的「内在动力」是不可能坚持下去的。

这里,我们再说一个维基百科、知乎这种平台的优点,那就是:内容的「杠杆率」高,也就是说,生成内容的「启动成本非常低,后续收益特别大」。比如天涯模式,杠杆率就比较低,发帖者需要写很长的内容,回复者的东西却很短。维基百科就不一样,只需要抛出一个词条,就能吸引一堆人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知乎更甚,一个问题可能只有十几个字,但是,后面的回答却是动辄上千字,还能达到上千条。

这是否意味着想做一个知乎这样的平台非常简单,只需要照抄「问答模式」就行了,然后,把「黑话」也照抄一遍?并不是。

当年,和知乎一样,想学习Quora模式的公司至少有二十多家,按理说,这么多公司竞争,必然会发生一场大战,但事实上并没有。知乎完全没有理他们,这些公司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全部消失,一个不剩,这就是为什么知乎一路走来看上去特别顺连个竞争对手都没有的原因。

「规则简单」只是最基础的要求,为了保证内容不断「优化」而不是「水化」,还要加上另外一个东西,那就是「价值观」。

「价值观」这个东西说出来特别虚,但对知乎而言,却是非常实在的。很多用户并不知道知乎的价值观是什么,但你把价值观说出来的时候,他会由衷地说一句「对,就是这样」。这才是好的价值观,不是嘴上喊的口号,而是已经融入到知乎生态系统的血液里。

但是,让「价值观」融入血液,没有任何速成的办法,只能拿时间去磨,所以,那些耐不住寂寞经不起诱惑的公司都消失啦。

知乎于2010年12月19日开始运转,用户内测花了40多天,2011年1月26日正式上线,一直采用「邀请制」,即使知乎微博的评论区和邮箱里塞满了索要「邀请码」的留言和来信,甚至在淘宝上知乎邀请码被炒到了120元一个,知乎都没有开放注册,直到2012年10月,知乎才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并于2013年3月完成了从封闭邀请制到开放注册的转变。正是这种执着的坚守,打下了知乎的底子,使知乎受益至今。

那么,知乎到底在坚守什么?其实很简单——「专业」、「认真」、「友善」。

当然,很多人可能对知乎的「专业」不屑一顾,认为肯定没有「中国知网」专业,这里,我们要为知乎正名。

学术圈是如何保证「专业」的?靠的是「同行评议」。知乎是不是一个面向学术圈的网站?很显然不是。就算采用「邀请制」,很多时候,其内容,也是写给外行看的。那么,面对外行,就不能再用专业术语啦,得用大众能听懂的语言,但是,又不能在这方面走得太远,走得太远,内容就会严重「水化」。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不是把一个标准坚持到底,而是同时使用两套标准,却很好地维持了「平衡」。知乎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实现了「专家评议」和「大众评议」两套标准的统一。有很多国际名校的博士都喜欢在知乎上写答案,他们的答案不仅是写给大众看的,还要写给别的学校的博士看。为了学术尊严,他们不敢写得太水,否则就会有别的博士站出来「实名反对」他的答案,但是,为了照顾大众,他也不敢太学术化,而是尽量把语言变得浅显易懂。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就是专门在「专业知识」和「大众认知」之间「搭建桥梁」的,这种人,就是老师。从这个角度讲,知乎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教育」的属性,虽然知乎公司没有养任何一个老师,甚至这家公司根本不懂教育。但是,没关系,知乎社区是一个生态系统,知识公司只是其中一个角色而已,他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够了,他不会的,有人来做。

说完专业,说说「认真」。认真就简单了,知乎上的优秀答案往往动辄几千字,旁征博引,图文并茂。除此之外,还有人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来回过招几十次,反复争论,不知疲倦。如果在别处,可能有人会评论说「不就是个简单的问题吗,你那么认真干嘛」,但是,在知乎,大家会尊敬「认真」的人。写长文这件事是需要不断的「正向激励」的,这份认真,造就了「知乎风」。

最后说说「友善」。「专业」、「认真」的价值观一旦确立,就是知友们主动维护啦,但是,「友善」的维护,则需要知乎公司长期参与,绝不松懈。我想,应该所有的知乎大V都被惩罚过,大家每一次都愤怒不已,最后还是忍了。这里,我得为知乎公司说句话,大V们看到的可能只是自己的言论自由受损,但是,知乎公司必须对社区的整个环境负责,所以,没法做到百分之百公正,宁可错杀,不可漏过,以「防微杜渐」。事实上,知乎大V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公众人物」啦。哪一个「公众人物」不曾承受委屈?这「正是」出名的代价。能学到这一课,大V们也不算吃亏啦。

简单的规则+清晰的价值观,构成了知乎社区的「环境」,接下来,用户们就要在这里完成「进化」啦。事实上,「价值观」只能粗略地告诉用户,知乎不欢迎什么,但是,具体到一个问题,怎么问,大家才乐于回答,具体到一篇回答,怎么写大家才会积极点赞,没有人清楚地知道。不过,这没有关系,大家可以向不同的方向探索,一个生态系统的好处就是拥有足够的多样性,然后,经过一段时间,优秀的问题和回答就会被沉淀下来,其他人看到这个方向是对的,就会往这个方向靠拢。但是,大家的相似度太高了,就会有人探索新的方向,这些创新中,又会有一些被保留下来,成为新的标准。这个过程非常像「自然选择」:大家朝不同的方向「创新」,相当于「变异」,但只有适合环境的「变异」被保留下来,然后,其他人就会向优秀答主学习,于是,优秀的「性状」得到了「扩散」,之后,继续「变异」,继续「被选择」,继续「扩散」,反复迭代,就完成了进化。

其实,除了「专业」「认真」「友善」,知乎还有个隐藏的「价值观」,那就是「平等」。

这种「平等」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知乎用户和知乎公司是平等的,大家都是知乎社区的一部分,只不过各司其职而已,知乎社区不是知乎公司的私有财产,而是所有人共同的家园。不然的话,你没法解释,为什么这么多人在知乎社区「无私」奉献,因为这儿本来就是他们的家,他们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也因此有了很强的分享输出的「内在动力」。

另一方面,知乎大V和知乎普通用户是平等的。知乎上没有「粉丝」,只有「关注者」,大家支持的是你的内容而不是你本人,所以,你越是大V,在输出内容的时候越要慎之又慎,哪怕对方是一个关注量为零的人,只要指出你的错误,你都得虚心接受。没有人可以凭借身份压制其他人,所以,每个人都能在知乎畅所欲言,多元化的观点都能被看到。

可以说,平等的精神激发了知乎社区每个人的积极性,让整个社区欣欣向荣。

到这一步,我们算是把知乎社区的整个运行机制梳理了一遍,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个脑洞大开的话题:知乎这种平台,有没有可能参与到一个更伟大的事情中,比如,人类知识大厦的重建?

我们不妨提出一个问题:人类的知识,是否有一天,能够被真正互联网化?

我之前的文章就提到:书籍这种载体,对知识而言,太不合理啦。知识本身是无形的流动的,书籍作为知识的容器,大大限制了知识的各种可能性。大家刷知乎上瘾,看书却不会上瘾,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不是因为书上的东西太难,知乎的东西简单,而是因为,看书你只能跟着作者的思路走,刷知乎却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找内容。所以,知识本身不应该被「封装」,互联网本身就是知识的载体,不需要别的载体。当然,由于人脑容量有限,所以,人脑中的知识不得不被「封装」,但每个人封装的东西可以不一样。我们可以把互联网端的知识看成「知识云」,然后,把每个人的头脑看成一个个「终端」,当无数的「终端」和一个「云」进行交互,也许就是「脑联网」的未来。像知乎目前这种样子,可能只是具备了「云」的雏形,但已经融合了很多人的智慧,大家从社区吸取知识,重组之后,又反哺社区,于是,云在进化,人也在进化。

这才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真正想象,而不仅仅是卖点流量~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